现如今,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,森林对于整个社会发展,包括提供木材、防风固沙、涵养水源、净化环境、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。尤其是在人口越来越多,人类的生存环境在不断受到挑战的前提下,人们对森林森林资源的认识、保护和利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。
森林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如下:
(1)森林是空气的净化器。随着工矿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,受污染的空气中混杂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气体,污染环境并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。其中,二氧化碳就是分布广、危害大的有害气体。相关证据表明,林木能在低浓度范围内吸收各种有害气体,使空气得到净化。如1公顷的柳杉林每月可以吸收二氧化碳60kg。美人蕉、月季、丁香、菊花已经银杏、洋槐也能够吸收二氧化碳。
(2)森林具有自然防疫的作用。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,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,对人类有一定的保健作用。如1公顷桧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kg杀菌素,可以杀死白喉、结核、痢疾等病菌。
(3)森林是天然的制氧厂。据研究测定,树木每吸收44g二氧化碳,就能排放出32g氧气,树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1g葡萄糖,就能够消耗2500L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。就全球来说,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,为空气提供60%的洁净氧气,同时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,有极大的提高空气质量的能力;并能减少温室气体,减少热效应。
(4)森林是天然的消音器。噪音对人类的危害随着工业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越来越严重,特别是城镇尤为突出。据研究结果表明,森林作为天然的消音器有着很好的防噪声效果。公园或片林可降低噪音5-40分贝,比离声源通距离的空旷地自然衰减效果多5-25分贝;城市街道上种树,也可消减噪声7-10分贝。
(5)森林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。森林浓密的树冠在夏季能吸附和散射、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能,减少地面增温。冬季森林叶子虽大都凋谢,但密集的枝干仍能消减吹过地面的风速,使空气流量减少,起到保温保湿作用。
(6)森林可改变地空气流,有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、涵养水源、保持水土的作用。出于森林树干、枝叶的阻挡和摩擦消耗,进入林区风速会明显减弱。据资料介绍,夏季浓密树冠可减弱风速,最多可减少50%。森林地表的枯枝落叶腐烂层不断增多,形成较厚的腐质层,就像一块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绵,具有很强的吸水、延缓径流、削弱洪峰的功能。
(7)森林具有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。工业发展、排放的烟灰、粉尘、废气严重污染着空气,威胁人类健康。高大树木叶片上的褶皱、茸毛及从气孔中分泌出的黏性油脂、汁浆能粘截到大量微尘、有明显阻挡、过滤和吸附作用。据资料记载,每平方米的云杉,每天可吸滞粉尘8.14g,松林为9.86g,榆树林为3.39g。一般来说,林区大气中飘尘浓度比非森林地区低10-25%。另外,森林对污水净化能力也极强,据国外研究介绍,污水穿过40米左右的林地,水中细菌含量大致可减少一半,而后随着流经林地距离的增大,污水中的细菌数量最多时可减至90%以上。
(8)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,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,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地区。所以,森林保护着生物多样性资源,而且无论是在都市周边还是在远郊,森林都是价值极高的自然景观资源。
森林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如下:
(1)森林是空气的净化器。随着工矿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用矿物燃料的剧增,受污染的空气中混杂着一定含量的有害气体,污染环境并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。其中,二氧化碳就是分布广、危害大的有害气体。相关证据表明,林木能在低浓度范围内吸收各种有害气体,使空气得到净化。如1公顷的柳杉林每月可以吸收二氧化碳60kg。美人蕉、月季、丁香、菊花已经银杏、洋槐也能够吸收二氧化碳。
(2)森林具有自然防疫的作用。树木能分泌出杀伤力很强的杀菌素,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和微生物,对人类有一定的保健作用。如1公顷桧柏林每天能分泌出30kg杀菌素,可以杀死白喉、结核、痢疾等病菌。
(3)森林是天然的制氧厂。据研究测定,树木每吸收44g二氧化碳,就能排放出32g氧气,树木的叶子通过光合作用产生1g葡萄糖,就能够消耗2500L空气中所含有的全部二氧化碳。就全球来说,森林绿地每年为人类处理近千亿吨二氧化碳,为空气提供60%的洁净氧气,同时可以吸收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,有极大的提高空气质量的能力;并能减少温室气体,减少热效应。
(4)森林是天然的消音器。噪音对人类的危害随着工业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越来越严重,特别是城镇尤为突出。据研究结果表明,森林作为天然的消音器有着很好的防噪声效果。公园或片林可降低噪音5-40分贝,比离声源通距离的空旷地自然衰减效果多5-25分贝;城市街道上种树,也可消减噪声7-10分贝。
(5)森林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。森林浓密的树冠在夏季能吸附和散射、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能,减少地面增温。冬季森林叶子虽大都凋谢,但密集的枝干仍能消减吹过地面的风速,使空气流量减少,起到保温保湿作用。
(6)森林可改变地空气流,有防止风沙和减轻洪灾、涵养水源、保持水土的作用。出于森林树干、枝叶的阻挡和摩擦消耗,进入林区风速会明显减弱。据资料介绍,夏季浓密树冠可减弱风速,最多可减少50%。森林地表的枯枝落叶腐烂层不断增多,形成较厚的腐质层,就像一块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绵,具有很强的吸水、延缓径流、削弱洪峰的功能。
(7)森林具有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。工业发展、排放的烟灰、粉尘、废气严重污染着空气,威胁人类健康。高大树木叶片上的褶皱、茸毛及从气孔中分泌出的黏性油脂、汁浆能粘截到大量微尘、有明显阻挡、过滤和吸附作用。据资料记载,每平方米的云杉,每天可吸滞粉尘8.14g,松林为9.86g,榆树林为3.39g。一般来说,林区大气中飘尘浓度比非森林地区低10-25%。另外,森林对污水净化能力也极强,据国外研究介绍,污水穿过40米左右的林地,水中细菌含量大致可减少一半,而后随着流经林地距离的增大,污水中的细菌数量最多时可减至90%以上。
(8)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,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,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地区。所以,森林保护着生物多样性资源,而且无论是在都市周边还是在远郊,森林都是价值极高的自然景观资源。